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正规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930/09073071708.shtml 龙门县丝苗米产业园内,工人在忙着运货。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摄 走进位于龙门龙田镇的龙门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宽敞的车间内,崭新的稻米加工机器正在运行,工作人员仅需坐在电脑前查看各项数据,系统便可智能化地操作完成去砂石、筛秕谷、脱谷壳、分米粒、抛光等一系列大米加工工序。一粒粒稻谷经过全自动加工流水线,变身成为一袋袋精美的大米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资金、科技、人才、项目的集聚地,也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以实现农业社会化服务,让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平台。当前,龙门正依托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全面激发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等三产融合新活力,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加速度。 ●南方日报记者林文通 建设产业园 推动丝苗米产业标准化发展 龙门是惠州市大米主产区之一,大米种植面积近2万公顷,年产量达10.9万吨,上市商品量超5万吨,年产值达3亿元以上,品牌价值12.9亿元。同时,广东省唯一的隆平农场就在龙门。 年,龙门县丝苗米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成为惠州市三大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之一。乘着乡村振兴的政策东风,当地的多家农业企业牵头,投入千万元进驻开展产业园建设,引进成套设备生产线和智能控制系统,用现代化手段“武装”传统农业,全面提高稻米加工效率。 年,华南农业大学龙门丝苗米研究中心落户产业园,借助华南农业大学科研力量,龙门在保障粮食安全上有了科技助力。如今,产业园不仅建有大米智能化加工生产线、仓储基地、冷库等设施,信息化中心、检测中心、验收中心等科研场所也将投入使用,形成丝苗米生产、加工、科研、销售全产业链,“产学研用”一体化将进一步推动丝苗米产业标准化发展。 目前,产业园已进驻国家级示范合作社6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粮食专业合作社22家、粮食种植家庭农场56家。其中龙田核心加工区进驻4家大米加工企业,年加工产能约为3.4万吨,年总产值约2亿元。加工区的建成提高了丝苗米生产的现代化示范引导效应,全面建成后预计总产能超10万吨。进驻核心区的4家企业中,龙门县云鹏双丰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实现投产,其余3家企业正在验收中,预计明年初将全面完成进驻生产。 产业园的建成,也对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水稻增产增收起到重要作用。据龙门县云鹏双丰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罗丽金介绍,目前,产业园与周边乡村农户签订了合作协议。在此期间,产业园会向农户提供种子、化肥,并联合专业的合作社不定期上门为签约农户提供各类服务,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种植中遇到的病虫害等问题。另一方面,积极推广水稻托管服务,以机器代替人工,进行消杀及监控,保证水稻品质。根据品质不同,产业园会用高于市场价10%—20%的价格收购农户种植的水稻。“就目前来看,参与合作农户种植的水稻平均每亩能增产—斤,年收入能提升元左右,增产增收还是很明显的。”罗丽金说。 “工业+农业+旅游” 产业融合模式逐步成形 根据规划,龙门丝苗米产业园总面积平方公里,主导产业面积约11万亩,将形成“一心四区一带”的空间功能布局框架。其中包括智能化加工与商贸服务中心,水稻绿色高效种植示范区、龙门水稻科技创新发展区、水稻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乡村振兴样板区,龙门特色水稻与温泉休闲旅游观光带。待整体成形后,这里将成为集聚加工、科研创新、生产示范、休闲旅游等综合功能的农业产业园,实现一二三产全面融合,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优质丝苗米生产基地。 “接下来,在确保园区大米加工正常运作的基础上,我们希望以打造研学基地的形式进一步实现三产融合。”据罗丽金介绍,龙门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综合服务中心日前已经建成投用,服务中心大楼内设有3D农耕文化馆,运用科技手段展示龙门水稻种植历史和现状,还有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随着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产业园“工业+农业+旅游”的三产融合模式逐步成形。游客进入产业园后,可以先参观农耕文化馆,然后顺着空中走廊进入大米加工厂、研究中心、冷库等观看大米加工流程,最后回到展销中心了解产品,形成闭环式参观体验过程。通过这种运营方式,不仅让游客近距离了解龙门大米从田地到大家餐桌的全过程,也进一步提升龙门大米的知名度,有助于带动拓宽销售渠道。 如今,这种闭环式参观体验吸引了不少惠州市内中小学校前来开展农耕科普教育,让学生们亲身感受传统农耕民俗文化。同时,产业园也成为广东省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的一个重要基地。 “龙门大米” 成全市首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近年来,龙门立足良好的区位、生态和资源优势,积极实施“品牌兴农”战略,不断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让越来越多的优质农产品走向全国,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龙门大米便是其中一员。 龙门大米因香软清甜而广受消费者喜爱,在年便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此后,当地农业部门及行业协会开始探索,如何进一步打响品牌,让龙门大米香飘全国。据龙门县农产品行业协会秘书长张集云介绍,多年来,龙门大力发展地方特色农副产品产业,逐步建立“企业+工厂+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同时,一直把推动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培育和注册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来抓。有了龙门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供的技术支撑,龙门在年开始组织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农产品行业协会,对龙门大米质量特色进行多次论证,并收集材料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龙门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的申请。从准备资料、正式申请、赴京技术审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文公告,历时2年多,终结硕果。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证明商标核准注册公告,“龙门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注册,成为惠州市第一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意味着龙门大米在实现品牌富农、助力乡村振兴迈出了关键一步。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目前国际上保护特色产品的一种通行做法。通过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可以合理利用及保存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地理遗产,有效地推广优质特色产品和促进特色行业的发展。此外,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也是一个地区象征性的“名片”,是地方特色农产品的金字招牌,对提升龙门整体知名度,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iyangshizx.com/hyzx/160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