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气炎热,米缸里的米虫就开始作祟了。 各种小虫虫按捺不住寂寞,开始大量生长繁殖。 而比较令人心烦的就是,米里一直长虫。 打开米桶,小虫与米粒齐飞,好闹心! 那么米里究竟为什么会长虫呢? 长虫的米还能吃吗? 如何才能把米里的虫子驱除呢? 今天小编一一为大家排难解答。 米里为什么会长虫? 米里长虫是一种自然现象。 粮食还在地里时,本身就带上了米虫的卵。大米中淀粉含量很高,其次是蛋白质,一般情况下不会生虫,因为大米中的水分活度值很低(即含水量很少),而虫卵的生长发育需要水的存在。 家庭储存的大米,首先要保持装米容器洁净、干燥,要放在阴凉、通风、干燥处,避免高温、光照。有些家庭会在夏天把大米拿出来曝晒,以为这样可以防虫驱虫,实际上这种做法不仅无效,还会严重降低大米的食用品质,而且再放回潮湿的环境里更容易受潮、霉变和生虫。真正绿色无药物熏蒸处理的大米是会长虫的,长虫属于正常现象。熏蒸后的大米没有米虫的出现,但对大米本身的营养价值会造成很大的破坏。 米里的虫是什么? 学名为米象,又称象鼻虫。常在谷物中被发现,因为繁殖速度快,为谷物中主要的害虫之一。米象的幼虫如蛆,白色,在米粒中生长,化蛹、羽化也都在米粒中,以米为食,最后掏空米粒,身体会沾满白色的米粉,并于米堆上交尾产卵。 长虫的米还能吃吗?米虫无毒害,除虫后可放心食用。 一般米里面生的虫都是比较干净的,米虫本身没有病毒。一旦发现大米生虫,只要筛掉虫和它的代谢废物,是不影响大米的正常食用的。 来源:网络 编审:阮丰华 编辑:李军容、方琦、龚春梅 制作:李婉婉 本周热点 ?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iyangshizx.com/hyfz/165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