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记得什么时候,吃上了南方的大米,或许96年到了北京以后,吃的食物越来越宽泛了,闭塞的乡村出来的孩子在广阔的天地里,见识到了什么是天空。食物就是我们一日三餐所喜闻乐见的,每一顿貌似都不能缺席。除了丰富的菜肴让我这个餐饮从业者大开眼界,受益匪浅,也见证了中式点心、广式点心、西式点心,主食在更新迭代的转变,也寓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和提高。而宴席上貌似不起眼的主食却是最后才隆重登场,七碟八碗在桌上呈现,主食从来都是最后压轴登场。由此可见,主食在宴会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你大快朵颐时,让你锦上添花;当你大碗喝酒时,可以压住酒气。而饱腹感的由来大多由主食承担!面食的丰盛只是让你增加了调剂食粮的方式,米饭从来都没有被任何主食替代,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米饭在北方人的饭桌上从来没有真正缺席过,相反,在眼花缭乱的主食种类中,尤显尊贵!而米质的高低决定着米饭的香鲜甘甜,东北稻花香大米和长粒香大米是东北产区主要的经济作物,我的老家就是种植水稻的,从小就对水稻极其熟悉。做床、取土、整地、育苗、浇水、施肥、扣棚,再到灌溉、平地、防水、插秧、拔草、施肥、撒药,再到秋收季节,收割、打捆、晾晒、托运、码垛、脱粒、扬场、存储、脱皮,才完成了从种到收到成为米袋子的大米的使命。其中的辛苦劳作非农村人难能体会,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并不是书本上书写的文字,轻松惬意,而是十倍的辛劳揉合在里面。大米(Rice),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大米含有稻米中近64%的营养物质和90%以上的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同时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人民的主要食品。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千万不要以为有钱了就可以随意浪费粮食,每一粒米都来之不易。黑龙江不仅五常大米有名,其实单单哈尔滨的很多地区都是产粮大县,只要是小丰满水库下流的引拉河灌溉的水稻,米质都错不了,通常我们区分的一个是水稻品种,一个是河水还是井水灌溉,再一个就是水稻脱皮技术的不同。井水灌溉的水稻,因为井水水凉的缘故米质略差。脱皮机器设备也决定米质的品相,现在的脱皮机器都有抛光功能,对大米损伤较小。小时候在老家天天接触这些,对东北大米是再熟悉不过了。大米饭,国人最喜爱的主食,香甜软糯,和任何菜肴都可以搭配,无论市井的餐桌上、高端的宴会上,都能见到它的身影。米饭也从不挑剔,可以单独出席,也可混搭出品,即使浇上其它的菜肴也要冠以某某盖饭,而不被忽略。即使在眼花缭乱的小吃面前,大米饭依然保持着它的尊容,鹤立鸡群,彰显个性。无论在哪个城市,在哪里工作打拼,都始终忘不了家乡的风景,忘不了那里的乡亲父老,其实忘不了的还是心底那点乡愁。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iyangshizx.com/hyly/1712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