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茶叶网资讯:在茶界,有很多人知道山东主要产茶的地区是日照和青岛崂山,且主产绿茶。前几年,听说山东海阳(烟台市直属的县级市)也盛产绿茶,最近,又听说海阳市除了绿茶外,又开始生产红茶了......。那么,海阳茶业的发展情况到底是什么样呢?

近日,本网记者来到了中国东部黄海之滨胶东半岛南翼的山东海阳市,对该市的茶产业的发展进行调研,负责茶产业的海阳市果业发展中心张明勇局长,把该市几年来的茶产业发展的情况,向记者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一、基本情况

1、发展现状

海阳绿茶在历史上就有引种加工的习惯,主要分布在县城东南部分村庄。自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再次引导全市农村群众,南茶北种,复兴绿茶种植加工。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扶持茶产业发展,促使海阳茶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零星种植到规模种植的发展历程,成功实现了“南茶北移”的技术攻关和高纬度栽植茶叶的历史性突破。至年底,全市茶园面积达到1.8万亩(统计部门数据),年生产成品茶余吨,产值达1亿元,从业人数达0人。有茶叶加工企业20余家,其中4家茶场通过QS食品质量认证,5家茶场(合作社)申办了茶叶有机认证。留格望海绿茶种植农民合作社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丹露春茶场被评为“烟台市休闲观光农业基地”;丹露春茶场、留格望海绿茶种植农民合作社生产的绿茶被评为“烟台市名牌产品”;步鹤山茶果合作社生产的绿茶成为“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指定产品,生产的“鹤山正红”牌海阳红茶获第十届“中茶杯”一等奖;留格望海绿茶种植农民合作社成为山东电视台战略合作伙伴;丹露春茶场设计的沼气炒茶机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实用型专利,该专利不但节约能源,而且降低成品茶生产成本,为海阳茶叶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和壮大奠定了基础。目前,全市有14个镇区街道、70多个村发展了茶叶种植业,引进、繁育品种10余个,有平阳特早、龙井43、龙井长叶、福鼎大白、金观音、黄金芽等;培育品牌10余个,有天夼山、碧雪香、迎春绿、步鹤山、海润清、三皇山绿茶、红茶等。

2、海阳绿茶特点

可用九个字概括:墨玉绿、小米汤、豆子香。墨玉绿指茶叶的外观,原料鲜活嫩亮,颜色犹如泰山墨玉;小米汤指茶汤,明亮透明,颇像小米汤;豆子香指味道,豆香明显,高香有回甘。这是我市第三次茶博会上中国茶叶研究所专家鲁成银教授给海阳绿茶的评价,此评价也道出了海阳绿茶的突出的个性特点。

之所以有此特点,源于海阳绿茶的生长环境。我市在北纬37度,是适宜茶叶种植的北方产区,也是我国纬度最北的产区。我市绿茶多产于境内招虎山山系的菩萨顶、天夼山、旋顶山、玉皇山、唐王山等地,内含氨基酸、儿茶素、维生素c、叶绿素等营养成分,均高于同类茶叶产品,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

以上。

3、品牌建设

近几年,我市主要通过申请国家地理标志、参加各级举办的茶博会、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等措施加强茶业品牌建设。先后参加部分省市举办的茶博会20余个次,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次条,目前正在申请国家地理标志。在地理标志的申报上,从年开始,当年3月26日,“烟台绿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烟台发展绿茶产业的一张金字招牌。年,根据茶业实有品质,我市研究开发出具有海阳特色的“铁观音”、“大红袍”等乌龙茶系列品种。为促进茶业发展,我市制定了《年全市新发展茶园以奖代补办法》,并出台《海阳茶栽培技术规程》,成立“海阳市茶叶协会”,在此基础上,着手开展“海阳茶叶”的地理标志申报工作。在各类茶博会的茗茶参评活动中,我市屡次组织参评,屡屡得奖,收获颇丰。年9月,海阳市步鹤山茶果专业合作社选送的海阳绿茶和海阳红茶产品分别荣获年第三届“国饮杯”一等奖、优质奖;10月,海阳市丹露春茶场等7家茶企选送的12个海阳绿茶、海阳红茶产品在“烟台茗茶”评比中分别获得1个特等奖、4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年,我市锦源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参评的锦山真叶红茶、锦山真叶绿茶;海润清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参评的润清正红、润清翠片,双双获得“第一届亚太茗茶评比大奖赛”银奖。同年,锦源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三皇山牌海阳顶红荣获第十一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大奖赛一等奖、绿茶获得优胜奖。在媒体宣传上,近几年,我们通过报纸、电台、推介会、外出参会、域外设点等多种形式,推介海阳绿茶产品,在国内大中城市共组织推介活动10多次,其中最主要的有:4月,组织锦源公司等8家茶企赴北京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第一届亚太茶茗大奖赛,宣传推介海阳绿茶,获得4项银奖,实现烟台茶叶发展的历史性突破;6月27-28日,组织了年海阳第三届绿茶推介会,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业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等10余名专家学者莅海指导。期间,做足了以茶为媒的文章,举办了海阳茗茶评比活动、海阳茶叶技术研讨会、万人品茶大会及茶艺表演、海阳茶业发展规划座谈会、专家进茶园现场观摩指导等活动。我们还鼓励茶企,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大搞茶叶网络销售,许多茶企都在知名网站上开设了网店,同时做好网下传统销售的文章,店店联合,联营直销。如丹露春、步鹤山、海润清等茶企均有线上线下销售业务;部分企业还在市外开设连锁店(或专卖店),海阳招虎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在烟台开设了茶叶专卖店,锦源公司计划下半年进军烟台、东营,开设至少3家专卖店。

4、加工技术

主要包括加工新设备引进及茶叶新工艺改进两个方面。在设备更新方面,去年以来共引进更新各种茶叶加工设备20余台套,涉及3家企业。其中,锦源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新上各种设备12台套,包括揉捻机2台、扁形绿茶自动加工设备3台套、体香机2台套,杀青机2台套、烘青机2台套、发酵剂1台,为扩大生产,提高效益,该公司还准备新建茶厂1座,目前正在规划中,预计明年初开工;步鹤山茶叶专业合作社更新设备6台套,年初已完成;丹露春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10万元,在前辛治村新建26间平方米的茶厂1座,新上设备3台,包括辉干机1台、杀青机1台、揉捻机1台,同时,他们还对扁茶机进行了更新;馥海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茶厂1座,目前已投资30余万元,正在建设中(留格庄镇旺格庄),预购茶叶生产设备一批。在新工艺方面,采取学习与开发两条腿走路的办法进行。3月,组织4名茶企负责人和技术骨干,赴杭州市考察学习茗茶加工工艺和技术,并与有关客商签定购销合同。4月,由市茶叶协会牵头,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签订《海阳特色名优茶开发及提质工艺技术开发合同》,初步研制出一套海阳绿茶扁形茗茶加工工艺,优化了海阳绿茶“墨玉绿、小米汤、豆子香”的独有特性。

5、茶园布局与管理

在总体布局上,全市规划出“特色茶园”、“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等模式,以盘石店镇缪家村为中心,围绕招虎山公园和民俗路两侧,融合旅游元素,培育“特色旅游茶园”;以留格庄镇桃园村为中心,围绕海边山坡和海岸带,融合生态元素,培育“生态名优茶园”;以东村街道前辛治村,龙山街道丛上村、东荆家村,行村镇田村,辛安镇北马家村,朱吴镇石现村和留格庄镇望海村等为中心,培育茶叶重点镇和专业村,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典型带动作用和重点镇、专业村的辐射作用。

对海阳茶叶的具体布局,我市确立了“背风口、向阳坡、有水源、环境美”的选园方法,选用“良种良苗、施足底肥、突出保水、设施越冬”的栽培方法,茶-草-畜-沼-茶的循环利用模式,专家-技术员-示范户的科技应用链条。“茶园生态化、茶叶有机化”是我市茶业发展的努力方向和目标。为保证这一方向和目标的实现,果业发展中心制定的海阳茶种植标准里规定,在茶园里不得使用生长素、农药、化肥、除草剂,只能用农家肥、沼渣、沼液等有机肥,目的是通过有机肥的施用,丰富茶叶的内质营养,促其口感和品质优良。另外,鼓励茶农在茶园周边植树造林,以改善土壤,净化空气,让茶树吸收原生态的大自然气息,使茶叶有天然的花果香气,且农残、重金属和所有卫生指标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围绕两个布局,我们重点抓了茶苗引进和宣传培训两个方面工作。一是茶苗引进。每年针对海阳实际,引进一些适宜品种,增加其成活率和产叶率。广泛联系浙江、福建、安徽、日照等茶叶主产区的育苗客户,签订茶苗和茶籽订购合同。二是宣传培训。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宣传海阳绿茶发展扶持政策,宣传发展环境,吸引外来茶企投资海阳绿茶产业。通过各种技术培训班、电视讲座和发放科技明白纸等方式,推广海阳绿茶成功的栽培技术和加工经验,调动茶农的生产积极性。

二、下一步工作规划

虽然,在海阳茶业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依然还存在规模不够大、宣传力度不高、品牌不够响等欠缺的地方,为此,下一步,海阳市将主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扶持规模种植。以市场为导向,不向镇村布置茶园发展任务,通过加大茶业招商引资力度,增加茶园项目投入考核分值,通过土地流转承包、农田水电路综合开发、新发展茶园以奖代补等扶持政策吸引有资金、有技术的大户、大企业、外商到海阳发展茶园规模种植,投资建厂,促进我市茶业产业扩规模增效益,又好又快健康发展。

二是逐步完善茶产业扶持政策。把茶产业发展作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突破口,市果业中心应迅速充实专业技术力量,茶叶协会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面提高海阳茶生产环节的技术含量;重点产茶区的镇区街道应成立专门管理领导机构,及时研究解决绿茶生产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财政奖金的杠杆功能、导向作用,重点要围绕盘石、留格、东村、方圆、辛安、行村、里店等茶叶适宜种植区,大力发展百亩以上成方连片茶园,推进良种茶园建设、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名牌产品开发、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建成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学得来的示范茶园;应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外来投资,加强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促进我市绿茶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是大力实施科技兴茶战略。加强与国内外茶叶科研机构、农业院校的交流合作,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各方面的茶叶专家为海阳绿茶发展服务。有组织、有计划地引进、培养、稳定一支茶叶科技人员队伍和农民技术员队伍,为海阳茶科技进步提供人才保障。强化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市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优势,借助北方茶叶研究所等平台,组织开展茶叶科研攻关及技术培训,加快茶叶新品种、茶园管理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及推广步伐,进一步提高科技对茶叶生产的贡献率。

四是全面打造好“海阳绿茶”品牌。一是创立品牌。加大工作力度,注册“海阳绿茶”地理商标认证,通过统一的品牌、统一的宣传、统一的质检和统一的包装,把“海阳绿茶”打造成著名商标、驰名商标。把质量安全作为海阳茶生产的“生命线”,严格执行和落实与茶叶安全性相关标准、规程,保证茶叶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引导茶叶加工企业积极参加各类产品质量评比活动,做好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的申报认证工作。二是保护品牌。所有茶叶生产企业在宣传、销售活动中,不仅要使用“海阳绿茶”品牌,且必须按照“海阳绿茶”标准组织生产和加工,以稳定的质量保证品牌的声誉。加强海阳绿茶市场监管,严厉打击以次充优、以南方绿茶冒充海阳绿茶的行为,维护正常的茶叶市场秩序。三是推销品牌。一方面,积极组织茶叶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种评比、展销会、博览会、推介会,充分发挥和利用好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推介海阳绿茶,提高市场占有率;积极争取国家、省市茶叶学会在我市召开年会或其它会议,在更高层次地宣传推介海阳绿茶,提升海阳绿茶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实行捆绑推介,将海阳绿茶品牌与城市形象进行联合推介,使茶品牌与城市品牌实现有机融合。四是用好品牌。引导和推动茶叶企业、行业组织对“海阳绿茶”品牌进行深度开发利用,加强茶叶价格、品牌和标识管理,把分散的茶叶资源、茶叶企业和茶叶品牌改造提升,形成企业集群和优势品牌。特别是要依托良好品牌,积极开拓省外市场,让海阳绿茶飘香全国。

五是健全茶产业化运作机制。把企业与基地、茶农有机联系在一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联合体,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按照扶强扶优原则,集中力量扶持一批科技型、外向型、规模型、带动型的茶业龙头企业,积极鼓励茶业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加强专业协会建设,鼓励成立与茶相关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介机构和社会团体,强化行业管理,在实施标准、品牌管理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实行多元化发展,拓展茶叶产业发展内涵,加快茶产业、茶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建立一批旅游、观光茶园,开辟茶乡游专线,开设茶艺表演,以及游客自采、自炒、自泡、自品尝等自娱休闲项目,在景区设立海阳绿茶营销点,让游客购买到正宗的海阳茶,着力将茶园生态游打造成为海阳旅游业的新亮点。

注:相关数据以及资料和图片,均由海阳市果业发展中心提供。

(编辑:林子)

来源:北京茶叶网

《北京茶叶网》促进中国茶产业并致力于传播中国茶文化的进步与发展,为实现中国茶产业的“中国茶.世界梦”而贡献一份绵薄的力量。

重磅征稿:热烈欢迎广大茶友、读者、网友向本网投稿,稿件必须原创,除转载文章外,稿费从优。切勿一稿多投,若在二个月内没有刊发,请自行处理;本网有修改的权力;作者投稿时,请配2至5幅相关图片。投稿







































天津市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天津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iyangshizx.com/hyzx/11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