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下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好事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m/14601.html

写在前面

第一次见到老邢(邢金平)和老姜(姜文春),是去年10月中旬。当时,记者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中心采访完毕,听闻不动产档案管理非常有一套,便有心想去看看。老邢和老姜是从桌面上摞成山的档案里,戴着老花镜探出头来打了声招呼,那次序分明、条理清楚的档案室瞬间震撼到了记者。直到前几天,记者再次见到二位时,却听说虽然现在站在大家面前有说有笑的老邢,刚从鬼门关走了一遭……老邢,今年60岁,明年8月份退休。老姜,今年61岁,今年8月份退休。他俩是我市不动产档案管理的“铁搭档”,每天平均工作10小时左右———先来说几个数字—————每天整理日常不动产档案40盒左右、自去年6月份起每天整理房管档案盒左右,每盒装10~20本不等,这就是老邢和老姜带着俩年轻人干出来的工作量。没错,老邢和老姜的工作就是和各种档案打着交道,运用智能化档案管理系统,将房管档案、乡镇土地档案及日常不动产档案进行整理、录入、打印、装盒。他们的工作有多重要?举个例子,以前,若要查询海阳范围内的房产原始档案,需要从摞压摞且没有头绪的台账里扒拉,一旦台账前期整理有误,则会无法找到档案。而现在,只需在电脑系统里一搜,档案在哪个区、哪一排、哪一盒里,一目了然,大大提高查询效率。或许是因为热爱,或者说是责任,老邢和老姜这对“铁搭档”为了档案工作简直可用“拼命”来形容———早晨规定8:30上班,7:30俩人就出现在了档案室;有时候档案工作紧张了,周末俩人一商量,又悄么声地来到档案室。

“铁搭档”自己找水泥将进入档案室必经台阶抹平

年,我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档案室成立。因工作地点搬迁,需要将多盒档案转运到新的工作地点。考虑到原来的档案盒比较脆弱,经不起折腾,且新旧办公地点相邻,“铁搭档”一合计,“自己干!”说干就干,俩人去买了几辆小推车,和同事李培江默契配合,有推有拉,一天7趟,生生将所有档案搬到了新地点。新的办公环境让俩人倍加爱护———档案室里干净的别人形容说“进去躺着都行”,房间门或洗手间阀门坏了,手巧的老姜回家自己找点零部件悄悄就捣鼓好了,这些“小事”,他们从不汇报。去年10月中旬,记者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老姜正瘫坐在椅子上,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整理着档案,当时患重感冒已10天的他,为了把工作“挤出来”,每天都坚持到下班才去打吊瓶。而此时,老邢已经胸闷一个多月了。“一次无意中聊天,我听老邢说胸闷,医院看看,毕竟身体不是小事,但老邢倔强,说现在压力这么大,等现场会结束再去看。”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负责人于洋回忆。老邢所说的现场会,是当时要在我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召开的烟台市不动产登记现场会。为了在会议之前,把档案都归置好准备出一个整洁的环境,这对“铁搭档”拼了。可是,老邢的身体并没顺应他的拼劲儿,他的胸闷频率越来越高,从每月一次加速到十几二十天一次,还伴有疼痛。即便如此,老邢依然坚持,“我这硬棒的身体,不可能有大毛病!”

堆在办公室里未经处理的档案资料

去年12月6日,烟台市不动产登记现场会如期召开,并顺利结束。12月7日,老邢便在家人的陪同医院做检查。“你的心脏连枝血管已堵塞90%了,毛细血管也病变了,怎么才来?”医生的话吓了在场人一跳。“我以为我身体好,没问题的……”老邢害怕了。“你这个老伙计,你这个病,人说没就没了,还敢大意!”这时候的老邢,由“倔强”转为“温顺”,乖乖配合医生———立马住院,并于隔天进行了心脏搭桥手术。这条干净笔直的档案通道留下了“铁搭档”数不尽的足迹,而俩人卖力的背影即将成为历史。他们在退休前,兢兢业业站好最后一班岗,他们是年轻人的榜样。住院1周,加上出院后休息了1周。术后半个月,老邢又出现在了档案室,但最终被大家合力劝回,在身体彻底恢复好后又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现在我们身子好着呢,单位把这么重要的档案工作交给我们,眼看就要退休了,我们想站好最后一班岗,也想给年轻人做个榜样。”这对“铁搭档”的想法简单而又伟大。

整齐划一的档案室

他们的“拼命”也有了成绩———截至目前,已整理装订档案50万本左右,我市的不动产档案整理水平已达到省级档案整理标准。今年,除了日常工作外,他们还要争取把7万份抵押档案整理录入归档。

来源:今日海阳

●90°俯瞰,原来这也是海阳!●致敬!这位海阳人当选“烟台好护士”!你认识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iyangshizx.com/hyzx/1143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