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料请加小编商务合作+V:xiaobian 7月10日,据央视新闻消报道,对于浒苔绿潮灾害为何会连续15年影响青岛?今年的浒苔规模为什么会突然变大的问题,总台记者采访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相关专家。研究显示,浒苔本身并没有毒性,但大规模聚集后,会对城市景观等产生不利影响,打捞上岸后如果处置不及时,变质腐烂后的浒苔也会产生毒性物质。 欢乐滨海城码头成为了今年浒苔的暂存点(图源热心邻居) 央视新闻报道如下: 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中心7月8日23时发布的大型藻类预警信息显示,浒苔分布面积约平方公里,覆盖面积约平方公里。青岛市管辖海域浒苔分布面积约为平方公里,覆盖面积约为平方公里。 浒苔绿潮灾害为何会连续15年影响青岛?今年的浒苔规模为什么会突然变大?浒苔综合治理利用又有哪些好的方法?就这些问题,总台记者采访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相关专家。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于仁成研究员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浒苔绿潮研究,他表示,浒苔每年4、5月份开始在苏北浅滩海域出现,随后向北漂移,生物量也呈现爆发式增长,并最终影响到山东沿海部分城市,每年绿潮影响的实际区域也会因为风的影响稍微有点变化,向左偏一点就影响到日照沿海,向右偏一点就影响到海阳、威海这一带。青岛被影响概率很大,所以大家感觉每年绿潮主要在青岛发生,这和青岛的位置是有关系的。 浒苔绿潮灾害发生以来,多家科研院所都对其进行了跟踪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浒苔的爆发和苏北浅滩的养殖活动存在一定关系。 于仁成研究员说,漂浮绿藻每年最早都是在苏北浅滩开始出现,然后随着风或者潮流影响向北漂移,影响到南黄海一直到山东一带,苏北浅滩的绿藻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形成绿潮的浒苔主要分布在苏北浅滩,但是原因是什么,他们现在还讲不清楚,但是只有在苏北浅滩才存在这种大规模漂浮生长的浒苔,它的生物量的增加应该和浅滩的养殖活动存在一定关系。 于仁成研究员表示,浒苔绿潮灾害给山东沿海多地市造成了不同程度危害,相比被动进行拦截、打捞,源头治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源头治理可能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在源头的时候它的生物量相对比较小,也有利于控制。现在源头治理有一些不同的办法,比如说想办法去减少绿藻在养殖阀架上的附着,这样就可以降低漂浮绿藻的生物量,另外对阀架回收的时间进行控制,因为形成绿潮的浒苔基本上每年4、5月份左右开始在苏北浅滩生长,如果能把阀架回收的时间提前,就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控制浒苔的生物量。 研究显示,浒苔本身并没有毒性,但大规模聚集后,会对城市景观等产生不利影响,打捞上岸后如果处置不及时,变质腐烂后的浒苔也会产生毒性物质。 于仁成研究员一直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