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超在希望小屋里学习 整洁的希望小屋 超超在写字板上写下新年心愿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于伟杰通讯员蔡舒婧烟台报道 “叔叔您看,这学期期末考试我语文考了95分,还获得了一张奖状。”2月8日,在海阳市盘石店镇,海阳市希望小屋受捐者超超(化名)向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展示着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超超的父母在一旁笑的合不拢嘴。 年,烟台市“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全面启动,海阳团市委积极响应,耗时60天,为1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适龄儿童改造了宽敞明亮、温暖舒适的小屋。11月7日,经烟台市希望小屋验收组验收通过后,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搬进了朝思暮想的小屋。 “超超每天一回家就钻进了小屋里,写作业、看书,积极性可高了。”超超的父亲告诉记者,超超家祖孙三代共同居住在一个百年老房里,希望小屋改造前,超超只能和父母同住一室,在电视声、说话声、做饭声交织的“立体环绕声”中写作业,长此以往,超超的学习成绩深受影响。 如今,随着希望小屋改造完成,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转变。“经过前期的考察和规划,我们将超超家的杂物室改造成了希望小屋,让孩子有一个独立、安静的学习环境。”在希望小屋海阳合作方城北善道公益发展中心主任于利介绍下,记者走进了超超的希望小屋,映入眼帘的是结实耐用的实木书桌、衣柜,暖和的电热炕,崭新的床品,小屋简约而不简单,处处藏着设计人员的巧思,“实木的家具用上十来年不成问题,电热炕既环保又安全,还能提供不少储物空间。”于利对记者介绍到。 小屋来之不易,孩子们格外珍惜。超超的父亲告诉记者,搬进小屋后,超超每天起床先是自己将被子叠好,然后清理地面、擦拭书桌,将小屋打扫干净后再去上学。在自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超超的学习成绩进步也十分明显,本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成绩提高了20多分,还获得了学校颁发的“最佳进步奖”奖状。 自希望小屋筹建以来,于利多次走访各个家庭,渐渐与孩子们亲如一家,对于他们的变化,于利看在眼里、乐在心理。“孩子们最大的变化就是更加自信、开朗了,一开始见到志愿者就要悄悄地躲出去,现在已经能和我们打成一片了。” 孩子们的变化离不开海阳团市委后续工作的不断开展。据海阳团市委书记纪韶华介绍,希望小屋建成后,海阳团市委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和性格特点,联合城北善道公益发展中心安排志愿者,定期到孩子们家里去,开展亲情陪伴、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疏解他们心中的小烦恼,陪伴他们健康成长。 春节将至,为了让孩子们温暖、安全过节,海阳团市委开展“青春自护·平安春节”青少年自护教育活动,与大学生志愿者一起为“希望小屋”的孩子们送去了大米、面粉、被褥、电暖气等过冬物品以及图书、写字板等新年礼物,同时开展了自护知识宣讲,帮助他们温暖安全过冬。 谈及新春愿望,超超想了又想,在写字板上一笔一划的写了下来:下学期要考的比现在好!祖国的花朵在成长中或许会经历风吹雨打,但在爱心汇聚暖流的呵护下,必将向阳而生、茁壮成长。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iyangshizx.com/hyzx/1466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