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小编写过一篇文章《国家中心城市还剩几个名额?会是哪些城市?》,分析了目前九个国家中心城市之后,还有哪些城市有希望获批,当时提到了山东的济南和青岛,但没提到概率有多少,这里小编具体一些:两者都获批的概率为0,青岛获批概率30%,济南获批概率20%,一个没有的概率50%。

为什么有一半的可能没有呢?正如上篇文章提到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是完全契合的,而山东半岛城市群至今未获批,并且规划一直在变,相信很多人看不懂山东城市群到底想怎么发展。

年7月4日,《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年)》对外公布,此时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是由济南、青岛、烟台、淄博、威海、潍坊、东营、日照8个设区城市构成的城市地域空间组合。当时提出的目标是发展成为山东省以及黄河中下游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区域综合竞争力强大的国际化都市连绵区和城市空间联系密集区。

十年后的年2月14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年)》,建设济南、青岛两个都市圈,烟威、东滨、济枣菏、临日四个都市区,也就是说此时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已包含山东所有城市。目标是建设成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黄河流域龙头城市群、我国北方重要开放门户。

其中,济南都市圈由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6市及滨州市邹平县构成。

青岛都市圈由青岛、潍坊2市和烟台市莱阳市、海阳市构成。

需要额外提一句的是,此时距离中原城市群获批以及郑州国中获批仅仅过去了几个月,而中原城市群范围包含了山东的聊城、菏泽,能看出来,山东急了。

又过了三年,年6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的实施方案》提出构建“一群两心三圈”的区域发展格局,“一群”即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山东半岛城市群;“两心”即支持济南、青岛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以同城化为方向,培育发展济南都市圈和青岛都市圈;“三圈”即推进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区域一体化发展。

具体的是,省会经济圈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7市,胶东经济圈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5市,鲁南经济圈包括临沂、枣庄、济宁、菏泽4市。

规划一直在变,好听点是适应当前发展形势,而实际上就是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发展路径,现在山东北有京津城市群(虽还未获批,但这是首都,获不获批没什么区别),西有中原城市群,南有长三角城市群,三面夹击,用足球解说员的一句话:留给山东的时间不多了。

真心希望20年这版的规划能给山东带来更多正面而积极的变化,能够促使山东半岛城市群获批,从而让济南或者青岛实现国中梦!

也简单说下小编的几个建议:

山东城市间空间距离较大,这是先天劣势,改变不了,那么可以用缩短时间距离来解决,比如城际高铁,比如城际高速。

产业一定不要再同质化竞争,而应在省级层面统筹互补协同,比如港口,比如汽车产业,比如最近一直在提的工业互联网。如果已经存在的,完全可以尝试在省内城市间转移。

积极争取国家对日对韩政策,增加政府层面以及非官方的交流活动,利用好山东对日韩的桥头堡位置……

欢迎大家补充!

海岱青徐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iyangshizx.com/hyfz/1273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