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志强在田间工作。受访者供图

说起儒洞镇边海村的种粮能手,非易志强莫属。

他从一名退伍军人到回乡创办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再到创建国家级水稻优良品种示范基地,为当地50多名农民提供就业岗位;他能吃苦、懂奉献、勇创新,是“广东十大杰出新型职业农民”,也是“广东省二十佳大户种粮能手”。

作为阳西县强农粮油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20年来,易志强扎根田地、钻研农技、辛勤耕作,在儒洞镇边海村的土地上,践行着一位80后新农人多种粮、种好粮,期待年年丰收、稻谷满仓的朴素梦想。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黄林

退伍回乡

勇闯农业机械化之路

走进阳西县儒洞镇边海村,微风吹拂着翠绿的稻田,绿浪涟漪,碧波荡漾,空气中不时飘来泥土的芳香,优美的田园风光让人心旷神怡。今年易志强的合作社种了亩晚稻,眼下他正忙着稻田的肥水管理工作。由于常年在田间劳作,眼前这位80后新农人皮肤黝黑,谈起种粮工作滔滔不绝、思路清晰,专业范十足。

据易志强介绍,他的父亲也是种粮能手,种植面积超过千亩,曾被评为“广东省二十大种粮大户”。易志强从小就跟着家人一起参与种粮,对水稻种植已经颇为熟悉。年,易志强从海军南海舰队退伍回乡后,跟着父亲开始种粮。其间,他注意到父辈们仍然沿用着原始的耕种方法,既辛苦产量又低。发现这个问题后,易志强通过查阅资料、上网学习等多种途径了解国内外种粮大户的先进耕作方法,他意识到要想实现农业增产,必须用机械化作业代替传统人力劳作。从那时起他便暗下决心,带领乡亲走农业机械化、产业化发展之路。

此后,易志强加强种粮技术学习,与农业部门、农技专家联系,并积极运用新技术提高效益。年,易志强联合6名社员成立了阳西县强农粮油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坚持开展标准化、机械化、规模化的种植方式。如今,合作社拥有社员名,大型现代农业生产机械15台。经过几年艰苦努力,合作社的水稻种植基本实现了耕地、插秧、收获的全程机械化作业,并成功创建了国家水稻高产示范基地、省级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县基地。

不仅如此,依托阳西县打造数字化农业大县的契机,易志强进一步加快“科学种粮”步伐。去年他在稻田里安装了6个智慧气象监测站。这些气象站可以实时监测户外种植的环境,获取田间的空气、土壤、光照、虫情病害等信息。他只要在手机上登录系统平台,就可以查看水稻的长势情况。经过大数据系统,还可以进行远程灌溉、自动杀虫。“相比以前,成本可以节约10%。”易志强介绍道。

瞄准市场

打造“模饭稻”大米品牌

多年种粮销粮经验,让易志强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加工商希望能采购到优质稻谷,以满足消费者“吃得好”的需求。而儒洞镇边海村四季气候温和,拥有丰富的光、热、水等资源,依山傍水、空气清新,对于优质丝苗米的种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年,易志强引进了新水稻品种“19香”和“牙香粘2号”,专门种植广东人爱吃的丝苗米。“这种丝苗米米粒细长、晶莹剔透、口感细腻香糯,尤其适合煮煲仔饭。”易志强说,尽管相对以前种的杂优稻来说,新品种产量减半,但亩产值并没有降低。“相比种稻卖谷赚薄利,种植优质丝苗米具有更高的溢价空间,而且良好的品质更有助于打造优质品牌。”易志强说道。

年,易志强带领合作社与农业高校合作,为自家优质丝苗米注册商标和设计包装,打造“模饭稻”大米品牌,面向全国中高端消费群体进行销售。

秉承着“要做就做模范稻”的理念,合作社对水稻种植、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的整条产业链进行全程监控,严格管控产品质量,确保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

在标准化种养的基础上,合作社建设装备了粮食仓储、烘干设施,待稻谷全部入仓后,分批进行精深加工和包装。在包装上,易志强也动了不少脑筋,分别制作成2公斤特色布袋装、5公斤高端礼盒装、5公斤真空压缩袋装、10公斤编织袋装,受到市场好评。

同时,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方式,开展统一供种、统一耕种、统一销售“三统一”生产模式,使水稻往高产、优质、高效、绿色的方向发展。

大胆创新

探索“水稻+”种植模式

实现农业规模化种植,少不了农户共同参与。多年来,强农粮油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一直采取联农带农的方式,让更多农户参与到优质丝苗米的生产中来。每年,合作社会向农户提供优质水稻种苗、组织农户在基地现场观摩、进行技术培训、开展农机和植保技术服务指导等,并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水稻进行加工销售,多种途径带动全村多户社员和多户村民种植丝苗优质米、边海香粘米,每亩增收多元,带领全村50多户家庭困难户脱贫致富。

自小在农村长大,易志强深知农民生活不易。看着父老乡亲的生活条件日益改善,日子越来越好,他感到无比欣慰。

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作为一名党员,易志强所在的边海村党支部是一个有着优秀传统的模范党支部,具有“边海红旗”的誉称,“边海红旗”精神也一代代传颂延续。秉承“带领群众走上幸福生活”的“边海红旗”精神,易志强正在思考如何靠着种植,让乡亲的日子更加富裕幸福。

接下来易志强想进一步扩大种植基地规模,提高机械化耕作率,同时拓宽种植模式,引用“水稻+禾虫”的高质高效综合种养技术。据他介绍,“高端丝苗米+禾虫”绿色高效种养技术是广东省主推技术,该种养模式下,既可以生产出高端绿色稻米,又可以产出具有优质蛋白的禾虫,亩产效益将得到极大提升。

为此,易志强曾多次前往阳江禾虫育苗基地与阳江“禾虫育苗第一人”陈兴汉博士进行交流探讨,并赴多处种植基地参观学习。说干就干,易志强计划明年开始试用这个新种养模式。

从事这么多年的农业生产,易志强深感做农业不容易,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不到最后一刻收成,心都放不下来。“但作为一名党员带头人,我要坚定不移地干下去,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勇往直前,为大家吃上品质好、有营养的粮食而不断努力!”易志强表示。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iyangshizx.com/hymt/1562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