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大家吃米线首先想到的就是王仁和米线。王仁和米线,一个富有传统底蕴的老字号店名,这个名字蕴含仁和、仁远、仁信、仁律,也是它的创始人,王仁和先生的真实写照。王仁和米线董事长:王仁和先生从农民到企业家米线延伸出的梦想身材魁梧,满脸质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位身价过亿的老总,是那样的平易近人与谦虚大方。说到王仁和米线,在合肥可以算得上无人不知,然而他并没有自鸣得意止步于此,因为关于米线,他还有更多心愿。走街串巷奠定米线“基础”年,全国粮食大丰收,粮食的价格却非常低。农民用辛勤汗水换来的优质大米却只能卖上几毛钱一斤,除去购买肥料的钱,所剩下的也只够买些柴米油盐,仅仅能维持生活。看到这些,身为农民的王仁和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他想,要是能把这些大米进行深加工再卖出去,可能就不会这么不值钱了。寻遍多个城市,王仁和发现米线是大米深加工的绝好途径,也是安徽市场农产品深加工的一项空白。因此,他深入云南、福建、广西等城市,用两年时间潜心研究米线民间技法,终于在年,研制出“细腻洁白,爽滑劲道”的优质米线。可是,安徽虽然盛产优质稻米,但却没有吃米线的习惯,米线的销路成了问题。为了让本地市民接受,王仁和踩着三轮车走街串巷,专给区域中生意欠佳的商家送米线,等到这些人慢慢接受,周边没有米线的商家也开始寻求米线了。三年时间开了15家,王仁和米线渐渐被消费者认可,年到年,王仁和又开始免费给下岗职工进行米线制作的培训,这项举措不仅解决了下岗职工的生存问题,更让米线推广上升到一个新高度。至此,米线终于成为备受市民喜爱的小吃。走更远吧走到米线的故乡现在的王仁和米线,已褪去小吃名号,成了合肥餐饮的一张名片。王仁和仍然没有停止与时俱进的步伐:精选早稻为米线原料,不断研发新产品,结合合肥本地口味,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推出不同口味的米线……经过多年积淀,王仁和米线在合肥的门店遍地开花,分店也已经开到省内各大城市。即便如此,走出去仍然是王仁和的心愿:”内功修炼好外功也要加强,企业架构和产业链逐渐完善,下一步还要继续延伸。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在外省开店已经完全不是问题,而且我非常有信心,更多人喜欢王仁和米线,爱上王仁和米线!”面对“米线大佬”云南过桥米线,王仁和毫无畏惧:“我们的米线也很有特色!未来某天,我们一定能把王仁和米线,推广到米线的故乡云南。”做就做最棒的!脚踏实地,砥砺前行。对于米线品质他很较真儿,对于餐饮事业他很执着。在这个憨厚的农民身上,我们看到了日复一日的努力与奋进。将王仁和米线打造成中国米线知名品牌,这是王仁和一直以来的心愿,也是集团人日夜奋斗的目标。我们祝福并期待,在不远的将来,王仁和米线能走出国土,走到更远的地方。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iyangshizx.com/hymt/16174.html |